陈丹燕,1958年12月18日生于北京协和医院。
1966年在上海上小学,因为口吃极少有朋友。
1972年在上海上中学,开始写作并开始在《上海少年》上发表少年习作。
1978年2月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
1982年毕业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论文是关于西方儿童幻想文学的研究,《让生活扑进童话:西方现代童话的新倾向》,获全国儿童文学论文优秀论文奖。获文学学士学位。任《儿童时代》小说编辑,同时年始小说和散文创作和儿童文学翻译。
1983年出版长篇童话译著《小老鼠斯图亚特》。等等。
《上海的风花雪月》的主要内容是:上海,曾经被称为东方的巴黎,曾经是个浮华璀璨的花花世界,曾经是西北,最时髦,有着最优雅精致的生活方式。三十年的对外封闭,使上海的昔日繁华被掩埋在厚厚的历史烟尘中。陈丹燕以一个探寻者和怀旧者的姿态徜徉于上海的百年历史中,录访散落在街巷中的历史遗迹,回望她不曾经历过的旧日时光;在张爱玲、张学良、颜文梁等历史名人住过的老房子时遥想他们的人生往事,慨叹于无尽的世事沧桑;透过今日上海的新风气:咖啡馆、洒吧、舞厅、美容院,捕捉把握当代上海人的生活情趣和微妙心态;从饱经磨难而永不改其高洁优雅的张可女士身上,从曾经享尽荣华富贵又曾经一贫如洗而仍不失其精美华贵神韵的郭家小姐身上,发掘出杰出的上海女子所特有的风骨……大量珍贵的老归咎与内文相映生辉。可视为一部文化含量丰富、风格温雅的上海野史。
遭遇陈丹燕 文:张素闻 陈丹燕,舌头抵一次软腭,又在双齿之间弹一次,然后放松,舌根发音,平平仄,陈丹燕这个名字就脱口而出了。我喜欢这样念她的名字,就象喜欢私下里称沈从文老先生为从文,我觉得这样更贴近我的内心,隐隐地,有一种亲近,在心头荡漾,使我知道我喜欢这...
评分远在北边和远在南边的人们是怎么评述上海的呢,他们口径一致地说自己讨厌上海人,却少有人说自己讨厌上海。其实上海人本身,并不是真的让人那么不喜欢的,只是因为上海这个城市太好了,所以人们对她的居住者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就像你永远觉得你好朋友的伴侣并不是那么配得上他...
评分高中时候买的书。不知不觉过了五六年,偶尔重读,心里充满了惊喜,惆怅和温暖。陈丹燕这本写得真好,是小心翼翼一字一句地读的书,是看一会会忍不住合上待会再看的书,就像小口小口的吃一个柔软细腻的抹茶慕斯,时不时停下来回味片刻再慢慢品尝它的香甜。 陈丹燕是那么擅长细...
评分早知道〈上海的风花雪月〉这本书,可那时对陈丹燕不了解而不屑去读,读了<咖啡苦不苦>和<木已成舟>之后,才发现她的书如此好看. 同是畅销书作家,余秋雨的书磅礴大气,他经常带着思考去"阅读大地".而陈丹燕的书多数都是以上海这个让她又爱又恨的城市为背景,有着小女子的柔情与...
评分这本书出的很早了,是那一系列中最早的一本. 也是最好的一本~~ 内容详实,归类得法,语言~~相当别致~ 就是有一点,书中"当下"的上海,现在看来也是十年前的旧事了~ 华亭路已经不是服装市场了... 那些淮海路女子,又嫁去彼岸一大拨了 .... 陈丹燕适合写上海的三十年代,张爱玲写四十...
小时候在我姐那看到的第一本小资书……
评分平均每页一个槽点 白莲花的祖师婆婆白雏菊
评分小时候在我姐那看到的第一本小资书……
评分想了解上海,可以读这本书。
评分所有的东西都像水,流着就流走了,存着就干了。绚丽的回忆终将苍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